元旦至今,平二医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以及其他临床科室新冠感染患者已康复出院500余人,这是对我们带病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最好的回报!
“自从迎战疫情以来,医护人员带病坚守,非常忙碌,但我们忙而不乱,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高。”党委书记徐明跑指出,“这离不开我们全院上下一心,有序分流,科学救治”。
统筹全院医疗资源,全力服务患者
医院通过增开发热门诊诊室,增加急诊留观床位,增开15楼病区等措施全力收治患者,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全院医务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统筹调配医务人员到相关科室,及时分流急诊患者,保证各科正常运转,顺利实现新冠防治高峰期平稳过渡。
急诊科--生命至上,守牢前线的前线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急诊就是与病毒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迎战疫情以来,急诊科接诊量较以往大幅增加,最高峰时是平常的4倍,急诊留观床位27张,最多时收治67床病人。120救护车接连不断,急诊大厅、诊室和抢救室患者密集,就连走廊也摆上了床躺上了患者,但整体秩序井然,各科室增援人手,医护人员穿梭在各个病床前,按压、插管、上机、监测、输液……有条不紊地开展诊疗、救治和转运,保障急诊高效运转。
面对患者病情复杂,科室减员等困难,医院协调各科室医护人员及时增援,畅通全院转诊绿色通道,重症患者转ICU、轻症患者进普通病房,做好诊疗衔接,迅速分流,杜绝急诊科患者“积压”。急诊科工作人员带病坚守,合理排班,提升运转效率,疏导就诊高峰,全力保证医疗安全。
ICU--守住生命最后的防线
ICU由原来6张病床增加到12张,天天满员,随之而来的是医护人员的巨大工作量和相关设备的紧缺。紧缺的设备在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的多方筹措下供应到位。全体医护主动加班,阳性发起高烧时,他们默默地吃下退烧药努力让自己头脑清醒,只要身体还能支撑就不说一句放弃,喉咙痛时就吃激素让自己尽可能与患者、家属进行正常沟通,在抗击疫情重要关头,他们都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
发热门诊--抗击“疫线”的哨点
从出现阳性病人到感染高峰时的一天800余人次接诊量,再到目前的渐趋平稳,发热门诊的忙碌也是常态化的。全体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松懈,全力做好分诊、筛查、治疗等工作,全力守住健康防线。
门诊--服务患者,及时分流
面对激增的门诊量,门诊医生们常常上午忙到中午12点多下班,下午忙到晚上6、7点多下班。许多医生放弃休假,加开门诊,有效分流了部分症状不重的急诊患者。
诊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有的医生症状比病人还严重,用沙哑的声音嘱咐病人“多休息,多喝水”,病人反过来嘱咐医生要多注意休息。医生应下来,但心里清楚,这是一场硬仗,自己必须扛下来!
各病区--全院打通,应收尽收
在这特殊时期,临床科室医护团队抱恙坚守救治一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绝对主力,主要收治新冠危重症病人,最多时收治病人120余个,其他临床科室在做好本科室病人的救治工作外,也尽量腾出床位收治呼吸科轻症病人,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放射科--当好“疫”线“侦察兵”
随着胸部检查的日益增多,放射科CT量成倍增长,最多一天达590余例。本着“检查当日清零”的愿景,三台CT机全部开机,全科工作人员带病全力投入战斗。为了让病人少等候,技术组从摆位到回到座位,都是一路小跑,只为快一点。
行政后勤--运筹帷幄,服务临床
院领导和行政后勤人员全程参与了这场战斗。召开新冠感染医疗救治工作部署会、协调会;制定医疗救治方案;组织医疗救治培训;协调分流急诊科病人;筹措药品、设备;转运病人、医疗物资……这些工作场景中,都有院领导、职能科主任、行政后勤员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牢记自己的使命: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
让他们尽快摆脱病痛恢复健康;
时刻关注每一位重症患者,
从死亡线上抢回一条条生命。
尽管疲惫不堪,
但仍拼尽全力、绝不言弃,
不负人民赋予的生命重托。
有一种责任,叫我一直都在
有一种担当,叫医者的坚守
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他们始终奋战在
保护人民健康的最前线!
致敬所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
医护人员们!
作者:党政办 陈楚楚
编辑:党政办 徐焕超
审核:党政办 周春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