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九月了,
但是现在的天气在大部分时候依然酷热难耐,
对于小哥哥小姐姐们来说,
如果这时候,能来上一罐冰镇雪碧/可乐,
真的是透心凉心飞扬,
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啊。
但是,这一杯碳酸饮料在长辈的眼里,
却仿佛是一瓶腐蚀身体的浓硫酸,接着你就会听到:
“年纪轻要珍惜身体啊,少喝点可乐”
“可乐是要骨质疏松的你知道不?”
……
诸如此类的话,可以说听的耳茧都起来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
喝可乐真的会导致骨质疏松吗?
预防骨质疏松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请到骨科医生和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是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其实就是由于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变,导致股强度降低,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骨质疏松”更多是指原发性骨质疏松。
它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根据统计显示,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15%,随年龄增加逐渐递增,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36%。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因素还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其中,营养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已知有钙、维生素D、蛋白质和能量,还有磷、镁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都与骨骼健康有关。
此外,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咖啡、碳酸饮料、食盐等也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危险因素。
可乐真的会导致骨质疏松么? //
目前,主流研究认为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的磷,可损害钙磷的平衡机制,从而不利于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的防治。
特别是对于敏感人群,如生长发育期的年轻人和对钙的吸收和存留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摄入高磷饮食可能引起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促进骨吸收,加速骨丢失,使骨量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骨质疏松的诱因。
而磷酸是可乐酸味的来源。这也是可乐背上“可乐会导致骨质疏松”黑锅的主要原因。
磷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它与钙一样,都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于18-49岁的成人来说,每天磷的推荐摄入量是720毫克,最高不超过3500毫克。市面上在售的1罐听装可乐中大约含磷33毫克。1罐听装可乐磷的含量还不如喝100毫升牛奶(73毫克磷),或吃1个鸡蛋(65毫克磷)来得多。
因为碳酸饮料口感酸爽,长期习惯于喝碳酸饮料的人会无形中减少牛奶,豆浆,酸奶,矿物质水等饮品和正常饭食的摄入,减少了钙质,益生菌,氨基酸,蛋白质和矿质微量元素的摄入。间接影响骨量积累。
其实,无论可乐还是咖啡(磷/咖啡因),要对人体骨骼健康产生危害,都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而目前研究尚不清楚究竟要喝多少可乐,喝多久才会导致骨质疏松。
如果简单地认为喝可乐就会导致骨质疏松,就是比较片面的理解了。
但针对长期/过量饮用高糖高热量碳酸饮料的负面影响,我们还是建议适量饮用。
骨质疏松更偏爱9类人,请注意! //
骨质疏松症通常是悄无声息地进行,如果你是以下人群,更应该提前开始保护骨骼。
[女性]
患骨质疏松的男女比为3:7,绝经后女性更是高危人群。45岁后每增加5岁,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岁后才出现骨密度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丢失,进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状。
[中老年]
骨质减少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根据遗传因素影响,如果有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那相对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更大。
[有不良嗜好者]
比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多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骨架小的人]
小骨架的人天生骨量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可能会更早。建议从30岁开始,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运动。
[缺乏运动者]
运动是防止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措施。平时运动少的人,肌肉强度会减弱,骨量也会减少。
[长期服药的人]
长期用激素或抗胃酸药的人,糖皮质激素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引起骨质疏松。
[缺晒一族]
不少女性害怕被晒黑,躲着阳光走,导致日照时间不足,在体内转化的活性维生素D相应减少,这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慢性肾病、胃肠疾病患者]
甲亢、干燥综合征、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以及胃肠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等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钙质摄入不足者]
钙质不足,缺乏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骨骼也容易提前“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一起这么做 //
补充骨量,从年轻时做起
预防骨质疏松,年轻的时候就要多运动,增加骨量。年轻时骨量积累得越多,老年后“老本”就越足,中老年人很容易缺钙。
人体的骨骼在不断代谢,中老年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钙减少,钙摄入不足,骨质疏松就容易发生。50岁以后,普通人一天的钙需求量是1000至1200毫克,一天可从饮食中获取400毫克左右,其余的600毫克至800毫克就需要其他途径获得了。
补钙、运动都要兼顾
运动能使骨骼更强壮,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
平时应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哑铃等。具体运动量应视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运动后微微发汗,全身舒爽是合适的,如果运动后十分疲劳,说明过量,应循序渐进
我们建议表示,年老后依然要保持运动,多晒太阳,增加营养,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必要的时候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主要是骨细胞出了问题。人体需要钙和磷,这主要是用来增加骨硬度。骨骼需要钙,而钙主要是通过饮食来吸收。
除了饮食以外,一些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肠炎、慢性胃炎等也会使影响人体的钙吸收;长期室内工作,维生素D不足钙也不容易吸收;另外,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都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补钙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这样才能让人体更好地吸收钙。另外,为了身体所需要的钙,建议每天补充一片钙片。
补钙可不只是爷爷奶奶的事
目前,骨质疏松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我们也建议,从年轻的时候就需要改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习惯,适当定期运动,改变卧床看电视、看书等不良习惯,多做一些伸展运动。
送你一套骨质疏松风险测试题
一分钟初步自查! //
临床上评估骨质疏松风险的方法较多,
我们在这里推荐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一起来初步自查吧!
最后,我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检查时,若骨量减少9%以下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9%~19%为骨量减少,骨量减少29%~39%则为骨质疏松、骨折危象。
必要时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建议,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与维生素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