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发热人员,需要专用救护车送到平二医发热门诊就诊,请抓紧时间出车。”2月24日凌晨,平二医120急救医生白峰接到出车指令,和驾驶员穿好防护服后立即出发。因为任务随时会来临,白峰、林初地和徐煜三位120医生要24小时待命,吃饭、睡觉、洗澡、上厕所,手机永远随身携带,这已成工作常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迎难而上,负重前行,疾驰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奋战在移动着的“红区”里,为北港人民筑起第一道抗疫防线。
暂别小家,守护大家
此次疫情正逢春节,三位120医生家里的保姆都回家过年了,妻子也分别忙于抗疫工作。虽然对孩子对家里有万般不舍,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投入疫情防控战。他们回家收拾好行李,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家长辈照顾,就毅然回到医院,以医院为家,坚守岗位。一个月以来,想念孩子也只能趁难得的空闲与孩子视频聊聊,他们笑称这是开启了“云养娃模式”。他们舍弃小家的团聚,只为守护大家的岁月静好。
闻令即动,风雨无阻
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北港地区各卫生院的救护车都被调去温州机场执行任务,平二医三位120医生就承担起了整个北港片区的院前急救转运工作。水头、腾蛟、怀溪、顺溪、青街、鹤溪、凤巢、山门、南雁、闹村,他们的足迹遍布北港大大小小的地方,只要一个电话,只要车能开到,有命必达。120医生白峰说:“去一些偏远的地方执行一次任务要两三个小时。加上每个地方都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群众就医不便,所以很多人身体不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120,我们都扮演起了“滴滴快车”的角色,工作量是平时的六七倍甚至十几倍,经常是这个病人还没送到医院就已经接到下一个任务。”
急救医生与患者高频次处在同一空间,被感染的风险比较高。“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我们不怕被传染。怎么会不怕!但我们是医生,这是工作,也是使命!”徐煜医生说,为保障大家的安全,每趟转运任务完成后,他们和驾驶员都会对救护车和急救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连续作战,使命必达
抗疫期间,120医生最重要的工作是护送所有疑似病人和标本转运。“疾控中心接收标本的时间是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所以每天八点左右就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经常夜里出车回来已是早上六七点,就没有时间休息,得马上做准备工作。有时刚打好饭或正吃着饭就接到任务,需要立即出发。有意思的是,现在我们都养成了一个新习惯,睡着后被人怎么喊都难醒,但只要手机电话铃声一响,我们就立马惊醒了。”林初地医生说。人员紧缺、任务繁重,三位120医生忙得脚不沾地,一个月以来,他们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只能谁累了谁去休息会,轮番上阵,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总是说:“我们还年轻,扛得住!”
抗疫至今,平二医120医生出车151次,运送核酸检测标本38次。此次抗疫是一场硬仗,考验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锤炼的是连续作战的战斗意志。所幸,120医生早已练就了处变不惊、顽强作战的本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尖兵猛将,他们为“最美逆行者”写下醒目的注解和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