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疗动态】保腿更保命!平二医成功救治一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

2024-10-18 10:11 徐焕超 次阅读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临床并不少见,缺血如果发生在正常的血管床,6-8小时内就会有永久性损伤的风险发生,如不及时开通闭塞血管,通常会产生严重的代谢后果。文献报道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死亡率达到25%以上,截肢率达20%以上。

10月9日,平二医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避免了截肢的发生。患者是76岁的退伍老军人,一周前突发左下肢疼痛,疼痛刚发生时,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通过吸烟、大量饮酒镇痛,最后疼痛实在无法忍受才来医院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就诊。接诊的邓九红主任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冰凉、皮肤紫青色、无法活动。查CTA提示:两侧髂内动脉、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右侧胫前动脉及左侧胫后、腓动脉闭塞,左侧胫前动脉节段性闭塞。检查时,患者再次下肢持续性剧痛,伴左下肢小腿苍白,皮温明显降低。因患者发病时间超过6小时,结合血液检查、CTA、体征,考虑患者左下肢已经坏死,需要截肢可能性大,如果及时开通血管可以保全大部分下肢,科室拟手术方案为急诊开通闭塞血管,同时做好截肢的准备,ICU准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救治。


手术进行中

 

完善术前准备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团队在DSA介入中心团队的配合下,给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及动脉内机械取栓术,自患者股动脉及腘动脉取出大量血栓。术后造影显示左下肢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患者左小腿疼痛感觉减轻,左小腿皮肤温度上升术后立即转入ICU,随时准备床旁透析治疗,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

术中造影发现:股浅及腘动脉全段血栓

 

血管开通后:股浅及腘动脉通畅、胫前动脉通畅

 

术后三天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复查血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下肢不再疼痛,可下地活动,足皮温正常。10月17日,顺利出院。“这次以为腿要保不住了,没想到医生一个微创手术就救活了,太感谢了!”76岁的老军人为平二医点赞!

平二医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邓九红主任介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急症,发病急,危害大,在短时间内可因下肢动脉缺血严重引起肌肉、神经、皮肤等不可逆的坏死,随后大量的坏死组织产生的毒素播散到全身,引起全身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大脑意识的改变,同时由于下肢肢体坏死,还有出现截肢的可能,甚至危及生命。血栓的90%来源于心脏,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和心肌梗塞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无脉、感觉迟钝、麻痹。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平二医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是一个集合多学科专家的科室,成员包括来自血管介入科、血管外科、骨科、内分泌科、肾内科等领域的专家。病区设在住院部6楼,主要承担平阳地区难治性创面、外周血管疾病(动静脉血栓、动静脉狭窄闭塞、动静脉内瘘通路建立及维护)的诊治工作,并建立血管疾病档案,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此次手术的成功彰显了平二医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区域内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平二医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主要专家:

邓九红  学科带头人  硕士研究生,擅长:外周血管微创治疗。

郑祥韬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擅长:外周血管疾病治疗。

陈魁    博士研究生 擅长:外周血管疾病治疗。

郭伟军   博士 擅长:创面修复。

曾尚校  主任医师   擅长:肾病及内分泌疾病内科治疗。

沈岳良  博士生导师 教授  课题研究指导

 

来源:血管介入与创面修复中心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Pyey © 2010-2025 Pye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