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名肺恶性肿瘤患者突发大咯血,氧饱和度骤降,生命危在旦夕。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立即响应,实施抢救措施,并请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会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
经吸痰、拍背及患侧卧位等常规积极抢救后,患者因持续咯血导致窒息,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危急时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仁仁副主任医师果断提出在床旁行支气管镜下下止血、取血栓。在重症医学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联合协作下,谢仁仁医师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将支气管镜伸入患者支气管并行镜下止血,患者咯血较前减少,氧饱和度持续上升。该患者考虑左肺恶性肿瘤侵犯血管致左主支气管活动性出血,此时左侧病肺已失去正常通气功能,谢仁仁主任当机立断,提出“予右主支气管单腔置管气管插管”,保证右侧健肺通气。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麻醉科廖小萍副主任医师顺利将气管插管置于右主支气管,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转至我院重症医学科进一步监测生命体征及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雨主任医师表示,患者发生大咯血的时候,最危险的并发症是窒息,还有一些较为危险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肺不张等,因此出现大咯血的情况时,需通过快速气道管理、循环支持及病因干预降低死亡率,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此次大咯血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精湛医术和丰富经验,展现了医院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的高超医术和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也体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内科始建于1999年,2005年被评为县重点学科,2016年获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双下沉’优秀科室”,2018年11月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时通过国家PCCM项目专家实地评审认证,为温州市二级医院首家通过认证的专科。历经数十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现有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有临床与技术诊查2个部分,临床实际开放床位50张,有高档监护仪8部,有创正压呼吸机2台和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5台,拥有肺功能仪、Feno检测仪、电子支气管镜、睡眠呼吸监测仪、便捷式睡眠监测仪等先进诊疗仪器。每年诊治住院病人逾2200人次,门诊病人逾4万人次,呼吸介入诊断治疗逾170台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诊治及在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抢救和呼吸支持技术方面居县域先进水平,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作和重症肺心病等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在县二级医院居领先水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有专科门诊,电子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睡眠呼吸诊疗室,门诊综合诊疗室,开展有创及无创通气治疗、胸腔穿刺、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睡眠监测、支气管哮喘免疫治疗、多种肿瘤的基因检测、肺癌的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近年来,科室已完成县级科研项目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一审:蔡启啸
二审:王丹华
三审:黄其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