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资源库 > 儿科 > 正文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2025-07-15 15:14 母艳红 次阅读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 、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易于流行。婴幼儿少发病,年长儿童可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患病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18日(14-25)。

    部分患儿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症状。1-2天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度。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管日早期常有红肿。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可同时受累。

     儿童中有15%的病例发生脑膜炎、脑膜脑炎。部分成年人可发生睾丸炎和卵巢炎等。

护理措施

1、 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肿痛,影响吞咽,口腔内残留食物易致细菌繁殖,应经常用温水漱口,不会漱口的幼儿应帮助其多饮水。做好饮食护理,患儿常因张口及嘴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应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不可给予酸、辣、硬等食物,否则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排出受阻,腺体肿痛加剧。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充血或食醋敷于患处,保持局部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防止干裂引起疼痛。

2、 降温  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于汗液蒸发散热。检测体温,高温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醇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3、 病情观察  脑膜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烦燥或惊厥。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于以相应消减护理。

4、 预防感染的传播  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成消退止。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极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疫苗,采用皮内、皮下接种或喷鼻、气雾法,90%可产生抗体。

健康指导

    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儿。患儿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爆晒消毒;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要注意在冬春季加强孩子的营养、保暖及耐寒锻炼。可口服板蓝根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相关新闻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Pyey © 2010-2025 Pye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