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脾一虚啊,人就等于废一半!”苏大娘不禁感慨。
50岁的苏大娘,近期手脚总觉得寒冷,不仅如此,身体也出现多种不适,四肢浮肿、虚胖、夜晚睡觉总流口第一是,饮食不节。很多人长期处于过饱过饥、暴饮暴食的状态下,饮食上摄入了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脾胃的负担过重,容易引起脾虚发生;
第二,压力过大。“忧思伤脾”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长期处于过度思虑的状态下,容易让消化系统功能受损,也会增加脾虚出现的几率;
第三,过劳过闲。早期人们都是体力劳动较多,长期过量进行运动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多处于缺乏运动的状下,长此以往下去也容易导致脾气受损,引起脾虚
三、脾虚的人,身体常有6个表现,别忽视
一些出现脾虚的人群,身体上往往会有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对照下你身上如若有这些表现的话, 要及时引起重视了。
常流口水:脾气不足时,会导致身体涎液的化生出现异常,这类人群在日常特别容易出现流口水的症状,早上起来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枕头上湿了一大片。
身体虚胖:脾胃功能受损时,人体摄入的食物会无法进行消化、代谢,这样一来容易引起身体肥胖,但这类人群身体多比较虚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
上腹胀满:脾胃功能较差,会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身体内淤积大量的食材会让人食欲下降,日常还会经常觉得上腹部饱胀,特别难受。
面色发黄:脾气虚的人,体内的血气无法正常生化、上升,容易导致人的面色萎黄,特别没有光泽,整个人看起来有点病恹恹的。
大便溏泻:一些人在日常排便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粪便长期不成形,且冲水的时候便器上会有残留,这多半是由于脾虚引起。脾虚人群身上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大便稀溏,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干结的症状。
口气不清:脾虚的人群,日常摄入的食物无法正常进行消化,大量的食物在脾胃内堆积,容易产生异味。而这些异味会逆气上行,让人出现难闻的口臭,刷牙也无法缓解。
四、如何调养脾胃?注意4个细节
那么,对于一些出现脾虚的人群来说,该如何去缓解这个症状呢?做好四件事。
1.注意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保持以清淡为主,可适当多吃些五谷。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热量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在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将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咽下,这样做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对于养脾有很大好处。
日常要注意让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疲劳,当感觉疲劳的时候要及时休息。当然,一些人平常疏于运动的要多参与一些运动,运动可帮助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对于脾气运行有好处。运动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超负荷进行,否则反而会影响健康。
3.注意调节情绪
长期处于情绪不好的状态下,也特别容易伤脾,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宽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日常要学会多出门走走,或者是跟人倾诉自己的情绪,不要长时间自己憋着。
4.按揉两穴位
想要养脾,也可以通过按揉穴位来辅助,足三里和肚脐是两个不错的位置。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3寸处,是脾经通过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此位置50~100次,可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而肚脐位置则可以用手掌心紧贴后顺时针按揉,每次进行5分组或者是上下搓动肚脐两侧直至微微发热,对于改善脾胃健康也有帮助。
脾胃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在日常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去进行调理。最好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出现不对症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