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疗动态】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2024-03-08 15:48 徐焕超 次阅读

3月7日,温医大附二院“山海”提升工程下沉专家、平二医消化内科执行主任卢光荣博士为一位48岁男性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有1cm黏膜下肿物,考虑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不及时切除,几年后病灶可进展为侵袭性肿瘤,甚至淋巴结转移。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卢光荣主任为患者成功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恢复良好。在内镜中心周立庆主任支持下,自我院11月14日首次开展ESD手术以来,这是成功开展的第10例。 ESD微创治疗是早期消化道癌和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图片3.png

手术进行中


什么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的新型微创方法,可达到与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它是通过内镜在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完整地切除病变,从而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目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图片4.png

ESD和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的优势

完全在内镜下完成,无腹部切口;

没有切除固有脏器,不改变消化道结构;

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费用低,住院费用少。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01早期癌

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02巨大平坦息肉

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03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来源于固有肌层),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不主张勉强剥离,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尝试运用。


来源:消化内镜中心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Pyey © 2010-2025 Pye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