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光明日报】“下沉”一解地方“疾”苦

2016-04-14 09:48 xinwendongtai/yuanneixinwen 次阅读


       3月7日,东方刚露鱼肚白,运载着专家的班车驶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大门。三年来,我共带着37批1000余人次的医护队伍到平阳院区(原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赴任。

这是我担任院区院长第1097个日子。三年来,我每周都会在温州平阳院区工作两天。

  平阳院区曾经辉煌,随着所在地北港地区经济发展水涨船高,医院陷入窘境,本地的医疗资源闲置冷清,人们纷纷选择驱车两小时去市里看病。当地政府希望“攀亲”的意愿是强烈的,早在“双下沉、两提升”工程酝酿中,他们就“三顾茅庐”来附二院寻求托管。我是北港人,那一方沃土养育了我。能为家乡父老一解“疾”苦,带动家乡卫生事业的发展,我欣然接受了任命。

   首次来到平阳院区,我就碰到了家属的哭诉:由于当地急救水平滞后,急救人才奇缺,又一例危重病人在转运途中错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攥着政府的拨款批条,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急诊科进行重点改造,添置了新的仪器设备,请来了急救专家重点帮扶,建立与附二院的急救专线,优化医疗抢救流程,建立了医院首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重症监护病房(ICU)。

   城市医护下乡后,带来了救命的“金刚钻”。监护床旁,心电监护、呼吸机、气管插管轮番上阵……急诊中心的灯火昼夜不息,发挥了它守护一方的使命。

   之前平阳院区外科底子薄,只能完成阑尾炎、疝气之类的常规手术,医术很难提高,我的助手、当地医生张幸也着急。如今,在我的指导下,他已能独当一面了。

   三年来,平阳院区各科室均取得长足进步,相继开展了外科、妇科、骨科微创腔镜手术,脊柱、关节手术等Ⅲ类、Ⅳ类手术,以及无痛人流手术、无痛胃肠镜等新技术项目。

   同时,三甲医院的一些成熟的规章制度被引进,使医疗活动更加合理规范。特别是邀请财务专家为平阳院区“量身定做”的奖金分配方案,原先“吃大锅饭”的老传统被革除,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公正公平的分配原则,使得工作干劲被全面盘活。

   一位已调到市区三甲医院的医生,看到了院区发展的良好势头,毅然回来继续工作。

   突然激增的门诊量,使门诊工作应接不暇。每天清晨,我总能见到许多自发提早上班的“白大衣”们意气风发的面庞。

   “双下沉”,最受惠的是老百姓。3年来,整个北港地区80%的病人选择在本地看病,这在“有病就跑大医院”风气盛行的今天,实属不易。2015年平阳院区门诊人次突破40万,较托管前增长近一倍。此外,住院病人的满意度由托管前的60%上升到90%以上。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  2016/4/12  第8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4/12/nw.D110000gmrb_20160412_9-08.htm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Pyey © 2010-2025 Pyey All Rights Reserved